厦门资本市场“十四五”时期发展情况
日期:2025-10-31 来源:厦门证监局
【字号: 大 中 小】
“十四五”时期(2021年至2025年9月底,下同),在中国证监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厦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厦门证监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厦门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规模、结构与功能同步跃升,为厦门“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进两岸融合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一、优化资本市场发展环境。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市党政主要领导多次到厦门证监局调研,听取意见建议,明确提出要以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促进厦门经济高质量发展。厦门证监局发挥专业监管部门优势,加强国务院新“国九条”等文件精神和资本市场“1+N”政策宣传解读,积极建言献策,促成市委市政府将提振资本市场、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纳入厦门市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加快发展动能转换的重点举措,写入重要文件,列入市委金融委工作要点;配合厦门市政府和有关部门成立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打击资本市场违法活动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厦门市进一步推进企业上市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金融全方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等系列政策措施,不断优化资本市场政策环境。
二、提升资本市场融资效能。协同厦门市有关部门和沪深北证券交易所厦门服务基地认真组织实施科技创新企业上市资源培育工程,积极挖掘培育上市后备资源。“十四五”时期,厦门辖区12家企业发行A股上市(其中2家台企),境内上市公司总数达68家,全省占比达4成,总市值8104亿元,较2020年底增长了29.32%,其中台企上市公司达7家,占境内上市台企总数的11.3%;另新增企业境外上市12家,境外上市公司总数达33家,较2020年底增长了57%。辖区企业实现了北交所上市、分拆上市、A+H股上市零的突破,上市公司等各类企业通过境内资本市场实现股债融资合计3750.5亿元,相当于以往历年融资总额的1.22倍,为厦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截至9月底,辖区还有上市后备企业565家,辅导备案拟上市企业9家,正在申报A股上市3家,其中2家已取得科创板IPO批文,正在申报境外上市12家。新三板挂牌公司82家,全省占比4成,其中创新层公司25家。
三、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组织实施两轮上市公司提质三年行动计划。配合厦门市政府建立高规格、常态化的走访上市公司和诉求解决机制,2024年以来市委书记亲自带头,市区两级领导走访辖区上市公司全覆盖,有力支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协调帮助企业解决一批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开展公司治理专项活动,督导辖区上市公司全面完成独立董事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取消监事会改革,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弘扬企业家精神,培育合规诚信文化;落实市值管理责任,加大现金分红、股份回购增持力度,积极推进并购重组,提升投资价值和投资者回报。辖区上市公司质量持续改善,68家境内上市公司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达24家,制造业单项冠军1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八成三。“十四五”时期,辖区上市公司累计实施并购重组231家次,交易金额698.28亿元;实施股份回购增持583家次,总金额131.26亿元;实施现金分红633.42亿元,17家公司历年来分红总额超过股权融资总额,新华都成为A股市场首家使用资本公积弥补历史亏损后实施现金分红的上市公司。
四、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壮大耐心资本,配合厦门市金融、财政等部门出台大力度的股权投资行业扶持政策,设立12个基金产业集聚区,吸引有实力的私募基金到厦门集聚发展,引导私募基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联合厦门市委金融办、市场监管部门建立私募基金“照前会商”机制,严把私募基金准入关。截至2025年9月底,辖区有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318家,管理基金规模2041亿元,较2020年底增长2.25倍。其中落地全国首只CVC母基金、S母基金,新增台商私募基金12只,基金总规模62.8亿元。各类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累计投资厦门市产业项目超1560个,在投本金超753亿元。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加强政策宣传培训,引导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创新品种债券。厦门存续各类企业债券及资产证券化产品规模达2034亿元,较2020年底增长1.45倍,其中厦门安居集团发行了全国首批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产品,金圆集团发行了全国首批两岸融合发展公司债券和科创债新政后福建省首单“科创投资类”公司债券。目前,厦门企业还获批交易所债券发行额度680亿元,2个REITs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推荐函。指导高质量建设区域性股权市场,厦门两岸股权交易中心与新三板市场建立了三四板对接“绿色通道”机制,专精特新专板于今年4月15日正式开板。截至2025年9月底,两岸股交中心挂牌展示托管企业4682家,其中台资板挂牌展示台企1146家,“专精特新”专板入板企业102家,2家专板企业成为福建省首两家获批通过“绿色通道”转板新三板挂牌的企业。
五、推动证券期货行业健康发展。定期召开证券期货机构规范发展会议,督导辖区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正确处理好功能性和盈利性的关系,加强合规风控管理,提升专业服务水平,积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支持辖区证券期货公司实施增资扩股,拓展业务范围,推进市场化重组。配合厦门市政府专题研究部署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工作。加强期货市场宣传培训,引导推动产业企业积极参与期货市场。截至2025年9月底,辖区有2家证券公司、2家期货公司、185家证券期货分支机构,股票投资者开户数289.06万户,期货投资者开户数15.14万户。2025年1-9月,厦门市证券交易额10.96万亿元、期货交易额11.8万亿元,较2020年分别增长了55.3%、79.33%。金圆统一证券作为全国唯一一家两岸合资证券公司,发起设立全国首个台企上市服务联盟,不断提高服务台企台胞能力。2021年以来,厦门2家期货公司累计开展“保险+期货”项目241个,为919家企业提供场外衍生品服务,名义本金达4085.25亿元。
六、改善资本市场生态环境。聚焦监管主责主业,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督导市场经营主体合规诚信经营。与厦门市委金融办、公检法、国资、财政监管、金融监管等部门分别签署合作备忘录,建立健全跨部门的监管信息共享协作机制、打击资本市场违法活动执法司法协调机制、投资者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和证券期货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在厦门金融司法协同中心设立“厦门证券期货投资者保护特约工作站”,加强央地监管协同,落实监管“长牙带刺”,强化“零容忍”执法,依法从严打击证券期货违法犯罪行为和非法证券期货活动,切实维护资本市场正常秩序和广大投资者合法权益,有力净化资本市场生态。“十四五”期间,厦门证监局对辖区各类市场经营主体开展现场检查477家次,出具行政监管措施206份,主办案件33起,作出行政处罚25起,罚没款总额2.04亿元,是历年罚没总额的5.81倍。配合司法机关立案侦办3起证券违法犯罪案件和10起非法证券期货案件,移送刑事追责44人。支持厦门法院对1起内幕交易案、2起信息披露违法案作出刑事判决,对福建省首两单证券纠纷普通代表人诉讼作出民事判决。推动调解证券期货纠纷172起,涉及金额4387万元,成功调解纠纷102起,和解金额539万元。扎实推动投资者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持续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富有闽南特色的投资者教育活动,有力提升辖区投资者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七、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积极参加省市央地金融工作协调机制,推动建立辖区资本市场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机制,加强资本市场风险监测研判会商和重大风险协同处置,有力压降重点领域风险。“十四五”期间,促成辖区1家上市公司平稳退市,和合期货辖区分支机构平稳终止期货经纪业务,辖区上市公司资金占用、违规担保、股票质押、*ST风险实现清零,企业各类债券保持“零违约”,私募基金存量风险规模压降98.66%,金交所顺利关闭。辖区资本市场总体保持了稳定运行,未发生重大风险事件。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
 中国政府网
中国政府网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