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业务犯罪典型案例解读(一)

日期:2025-04-07     来源:

【字号:

【关键词】

非法经场外证券配资业务

【基本案情】

2022年8月,上海市公安局嘉定分局依法立案侦办李某等人涉嫌非法经营案。经查,2015年至2022年,犯罪嫌疑人李某、蒋某锋为谋取利益,在无证券融资融券业务经营资质的情况下,对外募集资金并公开招揽配资客户,按1:1至1:5不等的杠杆比例,为其提供配资资金进行证券交易,每月按配资金额收取利息。截至案发,李某、蒋某锋以上述方式为客户提供场外配资共计7.4亿余元,非法获利1100余万元。

判决结果】

2024年8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犯非法经营罪对李某等被告分别作出有罪判决,并处罚金。

案情分析

本案中,李某、蒋某锋在未取得证券融资融券业务资质的情况下,通过场外配资为客户提供杠杆资金,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一百二十条关于“融资融券业务须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规定。其行为符合《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非法经营罪第三项“未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业务”的构成要件,故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风险提示

参与证券期货业务请选择合法机构:在网络应用发达的当下,这些虚假的身份更容易被包装和传播。投资者往往容易被这些表面的光鲜所迷惑,从而轻信对方。此时,投资者应当通过持牌券商参与融资融券业务,严格核实对方的真实身份和资质,正规的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和从业人员名录可以在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查询到,避免因场外配资导致“血本无归”

警惕高杠杆可能诱发的高额损失风险:高杠杆交易如同悬崖边的财富游戏,场外配资平台往往以1:5乃至1:10的畸高杠杆率为诱饵,实则将投资者置于风险漩涡中心。以1:5杠杆为例,当投资者自有资金仅20万元时,配资方却提供100万元操作资金,这意味着标的可能在证券价格下跌8%(而非正常交易的20%)系统便会强制平仓,投资者不仅瞬间损失全部本金,部分极端情况还可能倒欠配资方债务。这种收益有限、风险无限的交易结构,在市场波动加剧时极易引发连锁爆仓。短期价格震荡可能演变为投资者的血本无归,甚至因穿仓风险导致债务危机,最终形成亏损扩大→被动平仓→流动性枯竭→更大亏损的恶性循环。

审慎识别高收益承诺等非法营销手段:金融市场的基本规律告诉我们,高收益通常伴随着高风险,而那些承诺低风险甚至无风险的高回报项目,往往是不切实际的。进行投资活动前,要具备基础的金融知识,了解市场的平均收益水平,理性分析投资项目的风险和收益,不被高回报冲昏头脑,同时切勿轻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谨慎对待任何不切实际的高回报承诺。对“低门槛、高收益、保本保息”等宣传保持警惕,此类承诺多为非法金融活动的典型话术。

【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2019年修订)一百二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0〕18号)

《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2019年)

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主办单位:香港六宝典资料大全    版权所有:香港六宝典资料大全

网站识别码:bm56000001京ICP备 05035542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80号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归档数据

主办单位:香港六宝典资料大全

版权所有:香港六宝典资料大全